中山市信访网
长者专区
长者助手
 当前位置:  首页 > 关爱版 > 工作动态

筑牢法治根基 坚持依法为民
——中山市信访局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履职报告

信息来源:市信访局 发布日期:2025-10-20
分享到:

  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以来,中山市信访局建立健全“信访+普法”工作机制,紧扣信访工作法治化主线,以贯彻落实《信访工作条例》为重点,压实普法责任、深化普法实践、提升普法实效、拓宽普法渠道,积极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信访工作格局。

  一、在“统”字上下功夫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普法责任 

 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。建立“三个一”学习机制,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专题学习研讨11次,组织法治专题讲座9场,覆盖党员干部200多人次。

  二是健全领导机制。坚持党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领导,成立工作专班,从经费开支、人员配置等方面保障普法工作有力有效开展。

  三完善责任体系。制定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工作的实施方案,明确分工,每年度均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学法用法考试,实现参考率、优秀率“双100%”目标。同时,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干部选拔任用、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。

  二、在“深”字上求实效 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普法实践

  一是聚焦“关键群体”,在信访事项处理中精准普法。在接访场所设置普法宣传点,精心制作宣传栏、图文手册、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宣传作品,并通过门户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和工作动态。在接待来访群众、处理来信、网上信访事项和复查复核时,耐心宣传解读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及相关法规,告知权利义务、法定程序等。

  二是聚焦“关键领域”,围绕《信访工作条例》专题普法。印发《中山市信访局关于<信访工作条例>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方案》,推动《信访工作条例》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单位。局领导做客中山广播电视台《热点面对面》直播节目,深入解读《信访工作条例》要义。

  三是聚焦“关键少数”,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。对各镇街和市直部门信访干部开展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学习培训,并将《信访工作条例》纳入全市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课程体系。

  三、在“实”字上做文章突出工作重点提升普法实效

  一是依法维权护权益,构建法治信访新生态。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“调处全方位”机制,大力推动“事心双解”“案结事了”。

  二是强基固本促法治,推动“五个法治化”见实效。全面实施信访工作法治化强基工程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推进预防、受理、办理、监督追责和维护秩序“五个法治化”落地见效。

  三是广纳民意集良策,转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。构建人民建议征集网络,广泛收集社情民意,对合理化建议及时转化运用,推动群众从“信访”向“信法”转变。

  四、在“广”字上求突破顺应时代形势拓宽普法渠道

  一是发挥“互联网+普法”优势,创新宣传亮点。构建“互联网+法治宣传”模式,开展线上有奖问答活动16期,累计阅读量1.24万次,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,扩大普法的覆盖面。

图片

上墙宣传资料

线上普法资料


  二是丰富法治文化作品,普法走心出新。推动各部门各镇街制作宣传小视频、动画片等15部,市信访局拍摄的信访普法微电影《阿明讨薪记》获评国家信访局网络正能量作品创作大赛“优秀奖”。

  三是打造普法阵地,弘扬法治文化。采取“常态化宣传+集中宣传”模式开展普法工作,市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室设置法治文化宣传墙9处,各镇街接访场所设置300多处,市、镇两级面向群众开展400多场信访工作法治宣传活动,参与群众3.5万多人次,收到良好效果。

  在今后的工作中,中山市信访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持续深化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落实,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实举措,推动普法工作与信访业务同频共振,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